长洲区:法官诠释人间真情促执结 彰显以人为本司法理念

来源:平安梧州网总编室  发布日期:2014-04-16  分享到:
 

一边是已受到刑罚的被执行人的家属,他们怨气冲天;一边是十级伤残的申请人,他忿忿不平。为了彰显以人为本的司法理念,执行法官诠释了一回人间真情,最终使得两家人消除隔膜,也使得一起伤人纠纷案件得以顺利执结。

20116月,被告陈明与原告何荣的儿子何杰签订了一份承包私宅工程合同。因被告陈明施工中打错地桩,致使工期拖延,并与原告何荣产生矛盾。2011121日,何荣到陈明的店里找其理论而发生冲突。另一被告陈华闻声而至,并拿了一根铁棍参与打斗。何荣见状便跑出店外,两名被告则继续追打,继而将何荣打倒在地,致使何荣多处受伤。何荣离开后,发现掉了东西,于是折返被告店中。陈明以为何荣不服气,就拿了一把菜刀继续追打何荣,一直追至何荣的住处。不久,公安人员也到场,并将两名被告抓获。

事后,原告到医院治疗,并申请司法鉴定,鉴定结果为(X)十级伤残。何荣就受伤一事与两名被告协商赔偿问题,但无果,便将二人告上了法庭。梧州市长洲区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因建房问题,原告与被告发生冲突,在冲突过程中,两名被告将原告打伤,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遂判决被告陈明、陈华赔偿原告何荣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营养费、交通费、残疾赔偿金等费用共计51055.54元。

判决生效后,两名被告没有主动履行义务,其家人亦对此案件置之不理,这无疑给案件的执行增加了难度。执行法官在充分了解案情后,觉得两家人之间的怨气极深,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化解,因此决定采取“背对背”式调解。48日,执行法官先是上门跟被执行人的家属谈谈心,唠唠家常,聊聊近况。接着慢慢地跟对方推心置腹,从中了解到原来被执行人的家里并不富裕,如今两名被执行人已经被判了刑,家里更少了主要的经济来源。

在了解到问题的根源后,执行法官开始对症下药,向被执行人家属讲解相关的法律规定,并阐明若不履行法律文书的严重后果:“陈大嫂,不能够因为家境不富裕便拒绝履行,至于履行方式,可以跟申请人协商,从而找出一个折中的办法,毕竟伤了人,按照法律规定是肯定要作出赔偿的。”“对,法官你说的是,这钱,我们一定赔,先赔一半,其余的分期,一年内付清,你看行吗?”

执行法官当即向申请人表达了被执行人家属的意愿,同时也做申请人的思想工作:“老何,你看他们家都不富裕,但是他们是真心想赔偿的,是不是可以一人让一步,他们家里还有小孩在上学呢,开支也蛮大的。”申请人经过充分考虑,也体谅被执行人家里的难处,决定接受被执行人家属所作出的方案。至此,一件看似难以执结的案件在执行法官的真情调解下顺利和解执行。

通过转变执行观念,不仅让两个相互怨恨的家庭最终冰释前嫌,也彰显了长洲法院以人为本的执行理念,为这个细雨纷纷的清明增添了人性的阳光。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卢强)

版权所有:中国共产党梧州市委员会政法委员会  桂ICP备15009969号   桂公网安备 45040502000009号
网站主办:中国共产党梧州市委员会政法委员会  梧州市平安办
电话:0774-6022086  邮箱:pawz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