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全区气温急降,梧州市郊的最低温度更是达到5℃。在这个寒冷的天气里,并没有能够抵挡梧州市公安局长洲分局办证中心民警下乡为群众办理第二代身份证的步伐。
12月9日早上7时许,三级北风呼呼地刮着,市郊最低气温只有5摄氏度。记者来到位于梧州市新兴二路125号的梧州市公安局长洲分局办证中心,只见户籍科的副科长关和平、女民警樊霜锂和2名协警正在忙着把办理身份证的摄影器材、简易摄影棚、电脑等设备小心翼翼地搬上车。近8时,他们就开始驱车前往30多公里山区的辖区倒水中学,为学校年满16岁的学生集中办理二代居民身份证。
记者了解到,长洲公安分局办证中心是全区青年文明号集体,这是继今年长洲公安分局“二代居民身份证流动服务点”多次深入倒水镇的边远乡村为多名百岁老人办理身份证后组织的又一次下乡便民办证活动。
经过1个小时的车程,办证中心的民警来到了倒水中学。
得知办证中心的民警即将前来集中办理身份证,倒水中学副校长莫伟平早早便通知学校200多名年满16岁,需要办身份证的初三学生携带好自己的户口簿,并整理出一间空置的教室作为临时办证点。
“初三学生家离学校远,功课忙。民警上门集中办理身份证为学生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莫伟平说,该校学生大部分来自边远的乡镇,他们回家一趟有的需要走两个多小时山路。而且初三学生功课忙,去派出所办理身份证还需要专门向学校请假。以前就有一些年满16岁的初三学生没有及时办理身份证,导致以后升学和外出打工时遇到困难。
经过半个小时的组装调试,三支闪光灯、简易摄影棚等器材安装妥当,民警们很快开始了拍照工作。
“脸向左边转一些、头发塞到耳朵后面……准备……好了!”关和平和同事们对办证流程轻车熟路。核对户口本资料、将资料输入电脑系统……平均两三分钟就能办理完成一名学生的办证业务。
“你的刘海太长了,拿个发夹夹上吧。”关和平边说边将事先准备好的发夹递给女生。一名男生没有按照身份证照片采集的要求穿着有领子的深色衣服,关和平则拿出事先准备的“道具”衣服给男生穿上。
根据多年下乡为民办理身份证的经验,“二代居民身份证流动服务点”专门为办证群众准备了镜子、梳子、喷水壶、发夹、带衣领的深色衣服等拍照“道具”。这些“道具”可以根据群众的需要随时派上用场。
关和平说,由于农村的孩子升学、外出打工,老人参加农村医保、申领长寿老人补助金等,都需要用到二代居民身份证。为此,长洲公安分局办证中心抽调五六名业务熟练的民警和工作人员,组成了“二代居民身份证流动服务点”,深入乡间地头,为家住边远山区的农民、行动不便的老人、患病的群众等不便亲自到派出所、办证中心办理身份证的群众提供便民服务。
时间很快到了中午12时。为了不影响学生在饭堂吃饭,民警们也在镇上的大排档买了几份盒饭,在临时摄影棚里开餐了。因为天气寒冷,刚打开的饭盒冒出的热气没几分钟就不见了。当天是星期五周未,学校下午16时许就放学了。有的学生要步行2个小时回家呢!为此,民警们匆匆地把冰冷的饭菜吃完又忙开了。
当天民警忙到了下午17时才完成了186个学生办理身份证,民警小樊捶着腰,又忙着收拾设备了。当天回到市区天已经黑了,看着万家灯火,民警们这个周末感到特别的轻松。
(李继远 吴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