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莫警官,我们村陈某冒雨开了一辆新的摩托车回家,神情慌张地把摩托车藏在无人居住的旧房子内……”,
这是梧州市长洲区公安分局创新警民联防机制,设立“治安瞭望点”,聘请义务治安观察员显示威力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梧州市长洲区公安分局以适应新时期社区治安形势的需要,借开展“一村一警”活动契机,加强联系群众、宣传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和深入群众上作文章,坚持走群防群治之路, 在梧州乃至广西公安机关率先设立“治安瞭望点”,辖区的各派出所联合社区(村委)公共服务中心,在辖区治安岗亭,重点路段,楼群院落和沿街铺面等安装 “治安瞭望点”标牌,公布报警电话,聘请义务治安瞭望员,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平安社区(村屯)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延伸防控范围,抑制街面违法犯罪,全面提升社区治安防范控制体系的战斗力,辖区社会治安案件同期明显减少,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攀升。
首创“治安瞭望点”,民警巧借群众管治安
“请教导员放心,我以后一定履行起义务治安观察员的职责,在我的瞭望点范围发生案件不但要主动站出来制止,也会第一时间向派出所提供社会治安等方面的信息……”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从今年5月起,这种社区(村屯)民警设立“治安瞭望点”,自己聘用 义务治安观察员的形式首次在梧州市长洲区丰业社区亮相。“这是民警在开展‘走群众路线’工作中的创新之举。”梧州市副市长、公安局长补祥斌评价道。民警深入群众,做社区治安的牵头人、社情动态的知情人、帮教对象的引路人、社区群众的贴心人,以勤奋、热情、优质的服务,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把安全防范的第一道防线构筑到千家万户。
“社区义务治安观察员”的倡导者是长洲公安分局大塘派出所所长陈呈,派出所辖区的丰业社区位于梧州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市委、市政府座落在本社区,人流量特别大,各类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发案率一度居高不下。陈呈想,最好能有一批人员分布在社区不同地段,随时反馈治安信息,协同民警搞好治安管理。随后,他从报亭工作人员、门卫、商铺等人群中挑选出首批治安观察员。为激发群众的工作热情,派出所专门购买了精美聘书,向首批7名治安观察员发放了聘书。
记者在位于长洲岛上的长地村一小卖部门口看到,“治安瞭望点”标牌悬挂在显著位置,醒目的标明治安观察点名称和派出所24小时报警电话等内容。并排在一起的还有一块“警民联系牌”,有驻村民警名字、照片和手机号码以及对群众的治安提示。“我们目前已经在辖区的2个镇、一个街道办事处的50多个社区(村屯)设立了治安瞭望点,主要选择居民小区值班室、大型商业场所保安值班点、餐饮场所收银台和热心参与辖区综治工作的临街店铺设置,到年底我们将设立瞭望点100多个,实现辖区全覆盖。”长洲区副区长、公安局长孙有昌介绍。
孙有昌表示,“治安瞭望点”的设立,不仅方便群众遇到警情或发现可疑情况是能及时拨打派出所电话报警,还为加强警民沟通搭建了一条无障碍通道,同时也起到了预防和震慑违法犯罪的作用,让犯罪分子感到群防群治的巨大威慑力,从而使其不敢轻易作案。
治安观察员成为“千里眼”、“顺风耳”
“有了治安观察员,我到这里买菜不再担心有小偷扒窃。”,
长洲区公安机关将把义务巡防力量建成掌握治安动态、加强防范控制的“观察点”、“流动哨”和“千里眼”、“顺风耳”,在治安防控和平安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顾不得多疲惫,民警不停打听,终于在9日上午了解到在龙新村有一名老汉昨晚丢失了一匹黑色的马。民警随即找到该老汉,民警将老汉带到警务室,将马儿完璧归赵。找回马的老汉激动地说:“有民警同志驻村真好,一心为咱老百姓解忧虑啊”。
记者从长洲区公安机关了解到,首批治安瞭望点设立以来,已向公安机关提供线索30多条,辖区内各类案件发案率大幅下降。变化特别大的是菜市场和流动人员大的地段,自从设立瞭望点,聘请了治安观察员后,两抢一盗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15%。
治安观察员同把百姓“安全门”
“哪里治安状况混乱复杂,治安瞭望点就设到那里。”局长孙有昌表示,今后将根据辖区治安情况,增加街道、村屯商店门面作为治安瞭望点,构筑辖区治安防控大网络;通过聘请义务治安观察员,民警经常与他们联系,收集治安信息和案件线索,在他们当中建耳目;同时,“治安观察点”与民警和巡防队徒步巡逻、便衣守候、GPS巡逻车和电瓶巡逻车动态巡逻形成了有效的互补,在辖区内构建起“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立体交叉治安防控大网络,为提升群众安全感创造有利条件。
图片说明:长洲派出所民警和治安瞭望点的观察员正在安装“治安瞭望点”标牌
(李继远 莫 黎 黄楚彬)